副院长姓名 | 任职医院 | 出生年月 | 毕业院校 | 专业领域 | 学术任职 | 科研成果 | 主要荣誉 | 经历及社会活动 |
---|---|---|---|---|---|---|---|---|
魏文斌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 1965年4月 | 安徽医科大学(本科) | 疑难眼底病、黄斑疾病、视网膜脱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各种眼内肿瘤 | 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底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协会恶性黑色素瘤专家委员会委员(截至2023年7月)、眼科学教育部重点学科等主要学科带头人 | 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论文100余篇,他引超过1000次;主编专著20余部;承担自然基金等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1项;在国内应用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技术进行眼内肿瘤局部切除,治疗脉络膜黑色素瘤;制定相应的眼内肿瘤诊断及治疗规范、临床及科研数据库 | “致敬榜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庆祝建党100周年百名共产党员典型案例、中美眼科学会金钥匙奖、第七届“北京十大杰出青年”、“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2018年12月月度人物、2020年“美医生”、“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人才、白求恩奖章 | 1994 - 1995年到法国眼科中心国立眼科中心医院进修;1999 - 2001年在安徽医科大学学习;2013年11月牵头成立“北京同仁张晓楼眼科公益基金会”,并担任秘书长;2016年11月24日成为中国临床肿瘤协会恶性黑色素瘤专家委员会委员;2023年6月担任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工作专家组眼科组长;2025年2月20日主持北京市眼科专业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成立大会暨2025年工作会议;入选和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特支计划人才;享受政府津贴;从事眼科临床工作30年,完成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10000余例 |
金子兵 | - | - | 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学系(本科) | 遗传性眼病及高度近视诊治、基因诊断及再生治疗研究 | 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副组长、眼科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等 | 牵头制定视网膜色素变性治疗循证指南 | - | 博士阶段师从日本眼底病专家直井信久教授,博士后阶段师从眼科专家、美国医学科学院院士RIKEN高桥政代教授;长期从事相关临床与基础研究 |
徐亮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 - | 中山医科大学 | 青光眼的诊断及治疗、青光眼视神经保护 | 中华眼科学会司库、常委,中华眼科学会青光眼学组副组长,《眼科》杂志主编,《中华医学杂志》《中华眼科杂志》编委 | 1986年与航天部102所合作研制了QZS - 1型自动视野计;1988年与测绘所联合研制了青光眼视神经计算机图像系统;1995年、1999年承担北京市自然基金课题2项,对单纯性青光眼损伤机制及早期诊断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对青光眼视神经监测的新模式 | 科技进步奖一项,市科委二等奖1项,市科委三等奖4项,卫生部科技三等奖1项 | 1991年赴德国、1996年赴美国研究青光眼的早期诊断 |
王宁利 | 北京同仁医院 | - | - | - | 亚洲青光眼学会理事、东亚及东南亚青光眼学会常任理事、亚洲闭角青光眼研究会理事、世界卫生组织防盲合作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常委、北京医学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青光眼学组副组长,担任杂志《International Glaucoma Review》中国学会主编,及《Asia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等8种眼科杂志副主编、编委等 | 从事眼科临床工作二十余年,完成眼科手术一万余例,设计和开展相关医疗新技术十余项 | - | 担任首都医科大学眼科学院院长,眼科临床部主任,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专家;每天工作忙碌,投身于病房、门诊、会议和学术研究等工作中 |
盛慧明 | 上海市同仁医院 | - | - | - | - | - | - | 2025年6月13日参加上海市同仁医院眼科中心启用仪式并参与剪彩 |
杨军 | 上海市同仁医院 | - | - | - | - | - | - | 2025年6月13日参加上海市同仁医院眼科中心启用仪式并参与剪彩 |
李东 | 上海市同仁医院 | - | - | - | - | - | - | 2025年6月13日参加上海市同仁医院眼科中心启用仪式并参与剪彩 |
范晓彧 | 上海市同仁医院 | - | - | - | - | - | - | 2025年6月13日参加上海市同仁医院眼科中心启用仪式并参与剪彩 |
傅宝印 | 北京同仁福康眼科医院 | 1925年 | 沈阳满洲医科大学 | 外眼病,对结膜、角膜、晶体、色素膜等部位疾病 | - | - | - | 一直从事临床医学、教学和科研工作 |
术语解释: - SCI论文:即被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收录的论文,是上衡量科研成果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 自然基金:自然科学基金是用于资助中国境内开展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部分应用研究,培养科学技术人才的专项资金。 - 特支计划:“特支计划”全称为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旨在围绕建设创新型的战略目标,加强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支持。 - 百千万工程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是选拔培养高层次学术技术带头人的一项重大举措,人才是其中的代表。 - 白求恩奖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为纪念伟大的主义战士白求恩而设立的高荣誉奖,用以表彰在医疗卫生战线上作出突出贡献的医疗卫生工作者。